对对配 青海海西州总工会多举措激发基层活力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邢生祥对对配
近年来,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总工会在健全组织体系、服务新兴群体、深化援建协作、推进协同化建设等领域精准发力,提升工会组织覆盖率对对配,建强职工服务阵地,激发基层工会活力,以实干担当架起服务职工的“连心桥”。
固本强基,锻造组织体系“钢筋铁骨”。海西州总工会深入开展“县级工会加强年”专项行动,成功推动茫崖市总工会组建成立,科学统筹85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组织的撤销、合并、更名与新建工作,让基层架构更显精干高效。持续完善“小三级”工会组织体系,推动43个乡镇(街道)全部建立工会委员会,打通服务职工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行业工会建设上对对配,创新突破,新增8个行业性工会组织,不断拓展工会组织覆盖的“新边疆”。
创新突破,延伸新业态服务“温暖触角”。面对经济发展新形态,海西州总工会创新工作模式,新建40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,吸纳4768名会员,让“流动群体”找到组织“新家”。在阵地建设上同步发力,37个“工会驿站”、8个“司机之家”相继落成,为快递员、货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提供遮风挡雨之所,传递工会“娘家人”的暖心关怀。
深化协作,激活援建发展“强劲动能”。海西州总工会深化对口援建机制,与浙江援青指挥部携手同行,在全省率先开展职工疗休养资源推介,为职工谋福利开辟新路径。成功争取浙江省总工会第三轮对口援建资金923万元,精准实施工会干部培训、劳模职工疗休养、职工活动中心建设等系列项目,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并重的援建举措,有效提升了工会服务能力和硬件水平,为基层工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。
协同联动,凝聚服务大局“强大合力”。海西州总工会大力实施涵盖思想引领、建功立业、生态文明、社会治理、维权服务的“五大协同领航工程”,积极探索群团协同化发展新路径。如今,7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拔地而起。43个乡镇(街道)的群团协同化服务站点高标准落成,群团组织拓展训练基地、群团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基地相继建成,通过资源整合、优势互补,实现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协同联动”的转变。
海西州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对配,从组织体系的优化升级到新业态服务的创新突破,从对口援建的精准发力到协同联动的凝聚合力,多举措让基层工会组织网络越织越密,服务阵地越建越强,基层活力充分迸发,在服务职工群众、促进社会和谐、推动地方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。
利好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天创网 巴萨每天都在忙, 每次都徒劳无功, 尼科之后迪亚斯也没希望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